新闻动态

给孤独症孩子更多理解和陪伴

2021-09-13  231

4月2日是“世界自闭症关注日”,关注自闭症,关怀自闭症儿童,给他们更多关爱,让更多自闭症家庭可以得到温暖。

自闭症,又称孤独症,是一个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发育的进行性退化的慢性病,被世界公认为“精神癌症”,目前没有有效药物治疗。据了解,大概3/4的自闭症患儿同时存在精神发育迟滞,而约1/3左右的患儿同时患有癫痫。严重的自闭症患者在成年后无法自理自立,需终生监护,这对一个家庭来说,是非常沉重与持久的负担。近年来,自闭症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。

科学的治疗

童童是一名2岁9个月的自闭症儿童,去年十月,童童被检查出发育迟缓,医生告诉童童妈妈,孩子有自闭倾向。“医生对于孩子的评估里提到,好的方面是有主动语言,他想要的会跟我说,比如吃面包,要积木,玩手机之类,可以进行简单对话。不好的是交流不太好,眼神也不太好,陌生人基本无对视,有时候问他复杂的问题他不太理解会重复你的问题。”童童妈妈说,结合检查结果,在与家人慎重讨论过后,童童开始了他的干预治疗。

童童妈妈说,在进行干预治疗一个月以后,孩子从刚开始总跑、哭到现在已经可以坐着坚持到下课了,“有时候老师喊他,他也会回答,每次下了课,会从教室里笑嘻嘻嘻的跑过来找我,他自己摘了一片树叶说:‘哇,树叶好漂亮,是绿色的’,希望我儿子有新的进步。”

北京市孤独症康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,游戏是最适合儿童心理的一种活动形式,可反映孩子的内心世界,发泄压抑情绪,起着心理上的疏导作用。记者看到,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习惯交流,康复中心采用了一些特别的训练辅导,其中“图片交换沟通系统”对于孤独症孩子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。

“我们找出孩子喜欢的物品,将这些东西做成图片,然后拿这些图片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这时候拿出孩子喜欢的东西跟孩子做一个交换。反复去做这个过程,直到孩子们可以展开互动,有一个交流的过程”康复老师说,“图片交换交流系统”主要是为了帮助孤独症孩子如何与人沟通,不是用来强迫孩子说话的工具,这是一个过程,需要长时间、有耐心地去反复操作。

虽然现在的小童童依然不会主动与人交流,很多时候甚至也不会进行眼神接触,但是相较于刚开始的状态,童童的妈妈觉得非常满意,“一定要让孩子接受正规、科学的训练,童童身上的这些改变,以前在家里从来没有出现过,效果我们确实看得见。”

理解和陪伴

对于这种在儿童阶段高发的严重性精神疾病,自闭症危害着很多的孩子和家庭,但是到目前为止,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,还没有明确的致病原因,也没有彻底治疗的方法,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,我们能做的只有尽早地进行干预和矫正,这离不开科学的治疗,也离不开家长的耐心陪伴。

2016年8月9日,是张先生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的日子,“感觉天都塌了”这是他拿到结果后的第一个感受。作为一个“特殊”孩子的父亲,张先生对于“理解和陪伴”有着深刻的感受。

张先生告诉记者,自己和妻子的工作都很忙,孩子交给保姆看管,“可能因为保姆比较内向,与孩子的交流非常少,而我们到家以后孩子就该休息了,所以互动的时间非常少。”

张先生说,为了让孩子能够尽早康复,他和妻子每天都会尽可能的带孩子做一些活动,培养孩子说话的能力,“孩子太需要父母的陪伴了,我把孩子每一次改变都记录下来,大概两个月左右的时间,他已经进步非常多,可以跟我进行简单的对话了,耐心和陪伴,真的非常重要。”

北京军颐中医医院的王玉堂医生表示:“首先要帮助家长认识儿童的基本病理,发展程度及治疗方法。另外需要帮助其他家庭成员,去认识及帮助自闭症儿童。”在很多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往往都是处于缺席的位置,有些是由爷爷奶奶照看,有些甚至只有保姆陪护。然而,在孩子们最需要建立语言能力和行为习惯的阶段,父母的缺席只会百害而无一利。